网上有关“中日韩省油家轿PK:探店对比卡罗拉、伊兰特、逸动PLUS”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日韩省油家轿PK:探店对比卡罗拉、伊兰特、逸动PLUS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近,我接到一些读者的咨询,很多都是关于省油方面的,不知是我最近谈这方面过于集中了,还是大家本来就对此十分关注。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在电动车尚未大规模进入家庭之前,普通老百姓对油耗的关心实属正常。
比如最近,我身边就有朋友准备买辆车日常家用,总预算10万左右,浮动上限不超25%,偏爱轿车,对空间和油耗比较看重。
其实他的需求很好满足,随口就能点出几个销量榜上靠前的名字来,比如轩逸,但出于朋友的好奇心,想多了解下其他车,所以我前两天陪着他逛了下车市,锁定中日韩三大派系汽车品牌的代表——?卡罗拉、伊兰特和逸动PLUS,因为这三款车无论历史、口碑还是销量,都算得上各自国别汽车品牌的代表。
经过对市场的走访,三款车的基本情况和终端优惠,都如下表所示:?
▲三车的基本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此行的收获。看看三款车到底该怎么选?
卡罗拉:年终优惠加大,但内饰质感差?论历史和名头,卡罗拉不仅是这三款车里面的老大,即便是在整个日系品牌之中,也是销量基数最大的车型了,所以我们此行首站便是一汽丰田的4S店。
看了实车,朋友觉得这一代卡罗拉的造型设计挺好,就是内饰不怎么样(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算是丰田的传统),硬塑料气息重,座椅皮面接缝处的做工甚至会让你产生错觉,这会不会是外面作坊改的?当然,这些都只能算细节,他的关注重点还是油耗、空间、配置。?
在简单试驾几公里之后,朋友对卡罗拉1.2T的动力只能说是勉强能接受,至于油耗,虽然工信部数据显示只有5.5升/百公里,但销售顾问还是很实诚地告诉我们,一般不可能达到这个数,正常开一般在6升到7升之间(此处必须为销售小哥点个赞),除非你生活在基本不堵车的平原地区。
而在年终这个节点,卡罗拉的终端优惠也比前段时间有明显加大,对于1.2T燃油车型,销售顾问直接报价优惠8000元,如果确定下来要买,还可以再谈,据说有望达到1万左右。而如果是买1.8L混动版,优惠则在5000元到8000元不等(根据配置款型),但混动版现车少,提车周期偏长。在金融政策方面,店里支持首付6成、2年免息的按揭购车方式,按揭手续费统一为3600元。
只不过,如果你是想买先锋版(也就是指导价11.48万的丐版),店里是没车的。反而在此期间销售顾问一再推荐店里的“特装版”,其实就是店里自己在原厂精英版车型(次低配,指导价12.78万)基础上加了配置的所谓“新款”,称优惠力度更大——大家都懂,这就是套路,变相加价卖精品,所以直接被我们无视,出门去了不远处的北京现代4S店。
伊兰特:新车上市暂无优惠,但厂家政策不错其实,在我个人对伊兰特最早的记忆中(2004年刚国产那一代,俗称“新三样”),这车油耗并不低,但经过几代产品更迭之后,如今省油也是它的卖点了。在工信部数据中,伊兰特1.5L+CVT车型的百公里油耗也就5.3-5.4升,1.4T+7DCT车型更是只有5.2升,两款都比卡罗拉更低。
而且,销售顾问说工信部数据其实都高了,他表示1.4T最低能跑出4.9升的油耗来,还振振有词(反正我是有点将信将疑)。当这位小哥后来告诉我们,伊兰特发动机用了CVVD技术,我就知道他扯远了,估计这哥们是跟索纳塔那台1.5T搞混了吧。
其实,对伊兰特第七代的设计,我和朋友都表示相当认可,尤其是当你从侧后方看过去,那种近乎掀背式的风格相当吸睛,会让人觉得这车应该是属于更高一个级别的存在,显得特别低趴,特别动感——也许是设计师刻意降低了车身高度,整车宽高比尤为突出(实际上查询了数据得知,伊兰特的高度只有1415mm,比朗逸差不多低了6公分。宽度达到1810mm,宽高比达到1.28,确实是同级车中最突出的)。因此,我朋友当时就有点心动了,要不是我在一边盯着他,估计现场就下叉了。
销售政策方面,尽管是年终,但伊兰特新车刚上市,终端一分现金都不少,好在厂家送首年全险,以及终身免费保养(按照开6年换车算,基本相当于小1万吧)。按揭的话,可以三年免息,手续费3100元,但厂家提供额外3年动力总成质保(也就是8年不限里程)。
总的来说,这一代伊兰特无论内外设计还是做工用料,其实都比卡罗拉有看头,但销售透露厂家根本没安排最低配车型生产,所以要想买至少也是11.28万那款(精英版)。
逸动PLUS:首次用加特可CVT,价格优势明显在连续看了日韩系龙头品牌之后,我们这次把目光转向了国产,也就是新上市不久的长安逸动PLUS百万版。之所以会把它纳入考察范围,一是价格相对便宜,CVT车型最低只要8万多,而且终端还有优惠;二是新车换成了加特可CVT变速箱(也就是轩逸用的那台),这就让人充满想象,油耗会不会也跟轩逸一样低?
网上暂时没查到这款车的油耗数据,但之前在参加新车上市试驾时,厂家透露的数据是5.9升/百公里。而且,此次探店时,销售顾问也表示,逸动PLUS自动挡车型以前用爱信6AT,油耗是6.2-6.4升(实际驾驶可能还会略多一点,一般人7升比较现实),如今加特可CVT变速箱大概能降低0.5升左右。虽说还是比卡罗拉和伊兰特稍高了点,但看在车价也便宜几大万的份上,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且,在厂家宣传的6000元现金抵扣的优惠基础上,年终这个节点,店头还有一定的空间(就看自己谈了),享受6年12次免费保养等。在按揭方面,提供三年低利率分期(三年总利息500元),手续费3600元。
从现场实车来看,逸动PLUS品质感真不输卡罗拉这样的同级合资车(无论外观还是内饰),而且,自动挡车型最低只要7万多块,诱惑还真不是一般大,按照朋友的预算,他就是选豪华版也都还省下一些预算。此外,销售顾问透露,逸动PLUS以后不再使用爱信6AT了,也不知真假。?
最后,我们来对比一下三车的配置
店里看完了三款车之后,我们将三款车的主力车型:分别是两款合资车的精英型、国产车的豪华型,三个版本的配置对比如下:
▲三款车配置差异化对比三车之中,伊兰特比卡罗拉虽然少了一个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但其他方面配置更高,而且伊兰特精英版的价格只有11.28万元,比卡罗拉的精英版指导价便宜了1.5万元。性价比更高。配置最丰富的当属逸动PLUS,这款豪华型指导价仅为8.99万元,加上终端优惠,10万就可以落地。?
『?最后说说?』
大半天下来,我们在看完这三款车之后,朋友其实挺纠结的,论品牌,他还是认为卡罗拉是首选;论设计,他又喜欢伊兰特,甚至有些恋恋不舍;论性价比,他觉得逸动PLUS相当实在,设计和配置也都不错。
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如今的市场格局。丰田的确强势,坐拥品牌影响力的优势,常年在轿车销量榜上位居前几名,但整车质感真的不咋地;而韩系车在经历一段低谷之后,如今也就看伊兰特能否撑得起销量,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状态;至于自主品牌的代表逸动PLUS,也是今年推出新款之后才迅速杀入轿车销量榜前十附近的,依靠的也是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造型设计和智能化两大核心卖点,当然,性价比依然是中国品牌汽车的传统优势。
当然,让朋友左右为难的其实还有轩逸,因为轩逸经典终端能优惠1.4万元,也就是说9万多就能买到,但那又是上一代车型,不仅造型和配置相对差些,就连发动机和变速箱也不是最新款。如果看新款,价格上至少又得多花两万多,跟卡罗拉类似,总预算面临超支。
最终总结一下,这三款车里,更推荐的是伊兰特和逸动PLUS,如果嫌伊兰特精英版的配置低,其实向上一个配置的1.5L尊贵(12.38万元),配置要多得多,远远超出1.1万元的价差。逸动PLUS则是务实之选,除了配置丰富,省出来的车钱足够烧几年的油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月25日,继十代索纳塔之后,北京现代又一款重磅新车七代?伊兰特正式上市,售价9.98-14.18万元。
如果说索十代表了北京现代最优秀的技术、品质和智能化水平,是为了重塑北现新品牌形象而来,那么七代伊兰特的到来则是为了承担起北现销量向上的重任。特别是在索十前三个月销量不佳、前景不明的大背景下,这一次七代伊兰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那么,全新一代伊兰特到底能不能堪当重任?
先来看最敏感的售价。
如果从合资品牌A级车的角度来审视七代伊兰特的价格,9.98万自动挡起售并不算贵。一来,相较于上代车型领动,七代伊兰特指导价低了1万;二来,与同级轩逸、朗逸自动挡12万左右的起售价相比,又便宜了2万左右,极具诚意。
而且作为一台合资A级车,这一次伊兰特完全按照自主品牌紧凑型轿车的规格来给配置:比如64色、十种亮度的可调氛围灯、手机无线充电这些常见于B级车的高端配置直接下放到了一台合资A级车上;再比如智能化的与时俱进,像BLE蓝牙钥匙功能、23项ADAS配置的L2+级自动驾驶技术,很多都是同级独有;通过一张配置对比图你就能直观看到七代伊兰特的诚意是全方位的。
但是,按照北京现代如今的品牌力来看,不少消费者已经将其与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划等号,比如领动终端售价其实已经和国产轿车重叠,这个时候再将七代伊兰特和帝豪GL、逸动PLUS做对比,价格上北京现代已经不具备优势了,买逸动PLUS顶配的价格只能入手伊兰特低配。
所以,单从价格上看,这个定价中规中矩,既保持了合资的调性,也给出了一定诚意,关键就看消费者买不买账。不过,从产品力上分析,七代伊兰特还是相当能打的。
最惊艳的当然是设计。
目前主流A级车的风格大体分两种,一类以朗逸、轩逸、卡罗拉为代表的大气、稳重的家用取向;另一类是思域、昂克赛拉、领克03这种潮流运动风,七代伊兰特无疑是后者。但是和思域的时尚、科幻,或是昂克赛拉的优雅、灵动又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大胆、激进的“楔形元素”。
所谓楔形元素,就是在整车设计中加入更多锐角处理,最直观的例子自然是兰博基尼这种最为经典的楔形跑车,低趴的身姿、压低的车头、随处可见的犀利线条,营造了一种锋芒毕露的性能感。
在家用车领域,最早应用这种风格的应该是雷克萨斯,纺锤前脸、L型大灯都是“楔形”元素的直观体现,但雷克萨斯仅仅局限于车头,在车身和车尾还是比较常见的日系优雅风。
七代伊兰特不同,一向擅长设计突破的韩国人这一次对车头、车侧、车尾全部进行了楔形处理。
你看车头,虽然还是现代家族式“鲶鱼嘴”样式,但伊兰特的格栅却进行了更精致的修饰,辅以楔形LED日行车,更显锋利、运动;
点睛之笔在于车身侧面的三角面交接,现代设计师用反其道而行之的处理手法将腰线、曲线之间的曲面关系彻底打破,用几何图形的锐利交接来凸显运动感,而且和过去的圆润溜背不同,伊兰特在C柱位置引出一道折线,再和车顶线条一起融合到后备箱,这么复杂的造型大有性能跑车的既视感;
到了车尾,后视镜、贯穿式H型尾灯与小尾翼同样是棱角分明。
总之,七代伊兰特的出现在A级车市场给了年轻消费者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至于说部分媒体解读的新车造型颇具争议,天涯君是持乐观态度的,毕竟和索十所处的B级车市场环境不同,价格更低、受众更年轻的A级车市场,消费者包容度和尝鲜度会明显更高,何况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不也恰恰是90后、00后新生代消费群体想要的吗?
早在《自主品牌真的超越韩系车了吗?》一文中,天涯君就深入分析过韩系车是有技术体系支撑的,只是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用性价比走的太顺,没有把最好的技术拿过来,但从索十开始,北现要重塑技术现代,杀手锏就是i-GMP平台。
相较于大众MQB或是丰田TNGA,现代的i-GMP在空间灵活性、轻量化、安全性和操控性能上都有诸多技术创新,而七代伊兰特作为i-GMP平台下的第二款新车,也就具备了不少产品力优势。
首先是空间,4680mm车长和2720mm轴距赋予了伊兰特更好的腿部空间;唯一的担忧是1415mm的车身高度,在给予你炫酷外观的同时,也剥夺了用户部分头部空间。
其次是轻量化,七代伊兰特车重约为1240Kg左右,比起同级朗逸或是日系轩逸和卡罗拉至少减重58kg,辅以更好的低重心平台特性为伊兰特带来了两点突出优势。一是营造更出众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油耗,以1.5L车型为例,最低5.3L百公里综合油耗,比起朗逸和卡罗拉还要低;二是操控性能的大幅提升,它可让车辆底盘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实现快速响应,提高车辆在高速和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应答灵敏性。
最关键的是i-GMP平台的轻量化在降低车重的同时,车身刚性不减反增,其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增强10%的车身强度。最近几年,现代旗下车型在北美IIHS碰撞测试表现越来越抢眼,也是得益于这种平台加持下车身刚性全面提升和结构设计优化达到的效果。
至于动力方面,七代伊兰特提供了两套系统,一套是1.5L自吸+CVT组合,以家用省油为主;另一套是1.4T+7DCT组合,这台240T?GDi曾获得“沃德十佳”,最大功率103kW,最大扭矩211N·m,配合反应迅速的双离合变速箱,可以在运动模式下获得不错的加速快感。
所以,当一台伊兰特品质和性能不输合资,智能化和性价比又可以比肩自主的时候,这样一台合资A级车的未来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但要就此论断七代伊兰特一定能担起北现销量向上的重任还为时过早。
一方面自然是北现江河日下的品牌力。
三个月前十代索纳塔也同样以超高的性价比和令人惊艳的实力闪耀登场,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对于七代伊兰特而言,如今的对手,四成来自合资,至少六成是自主,而在和国产A级车的对抗中,无论是均衡发展的帝豪GL,还是走颜值和性能路线的逸动PLUS,七代伊兰特的综合实力都没有压倒性优势。
另一方面是七代伊兰特的营销打法。
从“伊兰特”命名上的回归,就能看出北现试图以“新三样”的情怀收割一波销量,但需要注意,对三代伊兰特有情怀的70、80后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去消费B级车乃至豪华轿车;而主力群体90后们对伊兰特的印象又大多停留在出租车的身份上,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北现的形象。
伊兰特之于北京现代,正如卡罗拉之于丰田、轩逸之于日产、思域之于本田,在A级车市场日系车之所以能笑傲江湖,正是得益于这三大王牌和支柱的经久不衰。
一句话,对于北现而言,在索十前途未卜之际,伊兰特兴则北京现代复兴有望,如若失败,那么等待北现的将是漫长的寒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中日韩省油家轿PK:探店对比卡罗拉、伊兰特、逸动PLUS”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友芸倩”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日韩省油家轿PK:探店对比卡罗拉、伊兰特、逸动PLUS”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日韩省油家轿PK:探店对比卡罗拉、伊兰特、逸动PLUS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
文章不错《中日韩省油家轿PK:探店对比卡罗拉、伊兰特、逸动PLUS》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