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

网上有关“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年生以上韭菜在露地栽培时,管理的原则是壮棵养根。壮棵在春季,养根在秋季。

(1)春季管理

早春为了提高地温,在韭菜返青之前应该及时清理田园。把地面上的覆草、枯叶、杂草搂出畦外,整平畦面,修筑畦埂,使植株基部能接受更多阳光,这样可以促进地温回升,以利于韭菜早萌发。地表稍干即可中耕松土,深度在8~10厘米,把越冬覆盖的厩肥翻入土中。深中耕可以提高地温,还可以防治早萌芽的杂草。春季是韭菜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叶片生长速度快,植株生长旺盛。在此期间,田间管理好坏对鲜韭产量有直接影响。当土壤温度达到0℃以上时,土壤开始解冻,韭菜萌发,此时,气温尚低,蒸发量小,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的大小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而定。如果土壤潮润就可不再浇水,如果发现土壤墒情不足,地表下5厘米深处土壤呈灰白色,手握之不成团,就应及时浇返青水,以小水在晴天中午过后进行为好,水量掌握在渗透土壤10~15厘米深即可,这样不会降低地温。春季还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肥水过后深锄保墒,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植株快速生长,一般35天可收获春季第一刀韭菜。随着温度回升,韭菜生长速度加快,收割第二刀需要28~30天,收割第三刀只需要25~28天。春季产量如果能占到全年总产量的2/3,说明生产水平比较高。

韭菜耐肥性强,除施足底肥外,还需要“刀刀追肥”。每次收割后3~4天,伤口基本愈合,新叶出土2~3厘米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或腐熟人粪尿,施肥量为尿素每667米215~20千克,腐熟人粪尿1500~2000千克,对恢复韭菜长势,提高下一刀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切忌收割后立即追肥、浇水,以免通过新鲜伤口造成肥害或病害。因为春季的温度不断上升,蒸发量不断加大,所以,浇水的次数和水量也要增加。早春每10~15天浇一次水,到了晚春就要每5~7天浇一次水。

春季是韭蛆发生的一个高峰期,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具体方法参看第94问。

培土是韭菜春季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韭菜不断向上跳根,只有不断培土才能保持根系不断更新。培土应在早春土壤解冻、新芽萌发前进行。培土厚度随韭菜跳根高度而定,每年培土1~2次,厚度为2~3厘米。所培的土应在冬前准备好,选择土质肥沃、没有草子的土整细,晒干备用。

(2)夏季管理

韭菜不耐高温,在高温条件下,叶片光合效率大幅下降,呼吸强度增加,植株长势减弱,生长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出现农民所谓“歇伏”现象。与此同时,韭菜叶片粗纤维含量随气温上升而明显增加,组织老化,品质下降,成为了群众所谓的“臭韭菜”。在华北地区从6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一般就不再收割,原则上也不再浇水、追肥。为使韭菜顺利度过“歇伏”阶段,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植株倒伏和烂根。同时,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以增加行间通风透光,改善植株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减少烂根、烂叶和疫病的发生。许多不休眠型品种从6月份开始陆续抽薹开花,休眠型品种抽薹时间要晚一些。韭菜由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要消耗大量贮藏养分,影响植株长势和分蘖。因此,应该及时将抽生出的韭薹趁其还没有发生纤维化时打掉,拿去上市销售,经济收入也比较可观。

(3)秋季管理

秋季气候凉爽,在一年当中是韭菜第二个旺盛生长时期,也是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不仅要收割2刀青韭,而且还要为冬季休眠准备充足的养分。因此,养根非常重要,要保证叶片制造的养分供应根系发育,并将足够养分贮藏于鳞茎和根系中,以提高植株抗寒力,安全度过严冬,并为来年春季生长提供丰富营养贮备。

进入秋季,降雨减少,应增加浇水,8月份5~7天浇一次,9月份7~10天浇一次,保持土壤湿润,10月份再浇1~2次水即可,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这时千万不可浇水过多,以免引起植株贪青旺长,影响正常进入休眠。秋季施肥非常关键,除了收割后“刀刀追肥”外,8~9月份每15天追一次肥,共追3~4次,每次每667米2施尿素15千克。最后两次追肥应增施磷、钾肥,每667米2施复合肥15~20千克。10月份一般停止追肥,促进韭菜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4)冬季管理

韭菜冬季管理工作集中在初冬时浇封冻水和老根植株倒栽时。对3年生以上的老根韭菜,随着分蘖增多和不断向上跳根,大部分根系已经高于地面,培土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根系生长需要,而且老根较多,其吸收功能和贮藏功能已大大降低。过高的根系对于收割也很不方便,容易造成根系机械伤害。通过倒栽可以去掉老根,促进根系新陈代谢,恢复较为旺盛的生长。倒栽时将所有韭菜植株从畦中起出,分成单株,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单株,去掉老根,保留当年生的须根。栽植密度要比定植幼苗时大,栽后及时浇水。倒栽后的韭菜来年春季少收割1刀,到秋季分蘖增多,长势旺盛,产量明显提高。倒栽的韭菜高产年限可再持续2~3年。

韭菜什么时候种植最佳

韭菜有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就是“跳根”。韭菜须根的寿命只有一年多,每一年都会有老根的不断的衰亡和新根的不断发出来。韭菜“跳根”的高度和韭菜收割的次数和分蘖的次数有关系,一般每年要收割4~5刀是,跳根的高度在1.5~3厘米。跳根不利于韭菜生长,韭菜的新生的须根会随着新的根状茎上移,这时须根的发生和吸收的能力会受到限制,同时韭菜的盘状茎会外露,极容易出现散撮,甚至倒伏,有时会得不到土壤的保护出现干枯,导致韭菜的生长势也会随之下降,为了让韭菜的新根能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在每年的早春新根还未发出来的时候对韭菜进行培土,剔根等一些特殊的管理。

培土又叫做上土,垫土。这样可以维持韭菜的高产和稳产。还可以延长寿命,并且防止韭菜的倒伏。不管你是沟栽还是畦栽的韭菜,每一年都要进行上土,也就是培土,跳根的高度就是培土的依据,大约在3厘米。

培土的方法就是,在早春土壤结冻新芽萌发之前进行,要尽量选择在晴天的中午来进行,要把土均匀的撒在畦面上,培土所用的土必须在头一年就准备好,注意,要求土质肥沃,它的物理性能必须好,并且通过过筛以后堆在比较向阳的地方晒暖,如果韭菜畦是黏重土壤,这时可以选择培沙性土来改良土壤,同时还要结合深锄来和原来的土进行充分的混合。

因为韭菜有着较强的再生功能,在收割后会不断的生长和分蘖,而且韭菜分蘖的生长点是从上位开始,也就说从收割的茬口开始,所以分蘖出彩的韭菜苗要高于种植的韭菜,而随着韭菜的不断生长,再加上不断的分蘖,这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培土,韭菜的根系就会逐渐露出地面,从而形成跳根现象。

韭菜一旦出现跳根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根系对肥效和水分的吸收,而且还会造成倒伏现象的发生,甚至出现韭菜枯萎,所以对韭菜进行培土很有必要,而且还要不断地进行培土。

最佳种植时间是在土壤解冻后到秋分,一般最好是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春季播种更好,如果再夏季播种的话一定是宜早不宜迟。

1、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子的处理。

首相把种子用30—40℃温水侵泡8—12小时,以此来消除种子的杂质和和里面不好的瘪籽,然后把种子上的黏液洗干净,进行催芽。

2、催芽,是先把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然后放在15—20℃的环境里面进行催芽,每天还要用清水冲洗1、2次,这样之后,当50%种子开始露出白尖就可以播种了。

3、播种之前还需要进行整地,把土壤深耕到20厘米以下,再结合施肥,有条件的可以起高垄进行栽培,这样可以便于排水。

4、施肥要考虑到整块地,大致的方式是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熟有机肥5000—6000千克,尿素6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这样就可以种出优良的韭菜。

关于“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皇爱军的头像
    皇爱军 2025年09月01日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皇爱军”

  • 皇爱军
    皇爱军 2025年09月0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皇爱军
    用户090102 2025年09月01日

    文章不错《露地韭菜第二年以后如何进行管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驰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