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 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 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使用面积加上墙体所占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公摊面积等于套型建筑面积,也就是买房子时售楼员给你说的面积即建筑面积,或说成销售面积。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这个规范上有专门的计算方法,下面的规定你可以看一下。
4.0.1
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
——套内使用面积(m2/套);
——套型阳台面积(m2/套);
——套型总建筑面积(m2/套);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m2)。
4.0.2 计算住宅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应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2
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 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
4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
5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
4.0.3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
2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套内使用面积;
3 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应计入套内使用面积;
4
套内使用面积应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应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5
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应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应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应计算其使用面积;
6
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列入套内使用面积中。
4.0.4 套型总建筑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2
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
3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什么样的才算是中户型和小户型 中小户型标准
套型建筑面积不是指的毛面积,套内面积指的是除了墙等占的面积我实际能使用的面积。
1、套型建筑面积是指成套住宅的建筑面积,由成套住宅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
套型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套型阳台面积
公摊面积主要是楼梯、电梯、公共走廊的面积,不包括住宅单元楼以外的什么绿地、道路或者公共建筑的面积。公摊面积是按照总的套内面积除以总建筑面积,也就是说你的套型越大,公摊的面积也就越大。
2、套内面积全名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套内面积指的是除了墙等占的面积我实际能使用的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阳台面积+墙体面积
使用面积有的是将阳台面积算在之内的,有的开发商作为卖点“送”给买主。
扩展资料
一直以来,大多数地方住宅销售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计价,而非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计价。也正因为如此,在住宅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开发商有意增大购房者所应承担的公摊建筑面积现象,对购房者实行面积欺诈,损害与侵犯购房者利益。
而购房者即便感觉分摊的公共建筑面积与实际不太相符,由于难以自行进行测量,难以获得有效证据,因而也只能自认倒霉,无奈地忍受开发商的盘剥。或者由此而引发房产纠纷,引发社会矛盾。
对于业主来讲,套内面积并不是房间的面积,还包括墙体的面积,假如按套内面积算的话,有些业主不知就里,拿着尺子一量,发现自己的面积不对,还会发生新的纠纷。套内面积并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者拿着一把尺就能准确算出来的。关键是要委托专门的部门准确地测量面积。
参考资料:
关于“国六条”中所要求的90㎡中小户型的面积终于有了明确的界定。建设部下发了《90㎡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规定套型面积为住宅的建筑面积,也就是普通百姓所说的房屋面积。
根据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今后在新增住宅项目中套型面积在90㎡以下的中小户型要达到70%,但是对于“套型面积”这一名词建设部一直没有给予正式的解释,致使全国不少项目因为没有明确的建设标准而被迫停工,仅北京就有上百个项目重新规划。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标准的出台将有效地提高住宅的竣工面积,加大住宅的供应量,对因为供应减少而上涨的房价也将起到缓解作用。
在《意见》中建设部明确指出,套型建筑面积是指单套住宅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也就意味着将来中小住宅的建筑面积为90㎡,而实际的使用面积大约75㎡左右。戴德梁行建筑工程专家袁帆介绍,套型建筑面积是一个建筑设计用语,而购房人购买的房屋建筑面积是一种产权建筑面积。
此外,《意见》还指出,90㎡以下中小套型居住区布置应方便社会公共服务,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区。同时还要加大居住区的开放性,处理好交通站点与居住区出入口的衔接,方便居民的出行,公交站点到住宅的最长步行距离不宜大于300米。
建设部网站公布《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在这份旨在贯彻落实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的文件中,将各地各类住宅套型建筑面积标准予以了一些修正,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地区的小户型面积标准在乘以相应的系数后,有所放宽,最高可达90平方米的1.19倍,约107平方米。
意见稿中“面积控制标准”一项规定,“以夏热冬冷地区6层以下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为控制标准的基数,该地区其他类型的住宅和其他地区各类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由这个基数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得出各地区各类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标准。”
修正系数表显示,住宅层别分6层以下、7至11层、12至18层和19层及以上四档,气候类型分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暧及温和地区四档。交叉组成的共计16个修正系数中,除夏热冬冷地区6层以下住宅系数为1外,只有夏热冬暖地区6层以下住宅系数为0.99,其他地区的各类物业系数均大于1,最大值为1.19。且天气越冷、楼层越高的物业,系数越高。
以严寒地区19层及以上物业为例,小户型控制标准为90平方米的面积乘以系数1.19,即可达到107.1平方米。也就是说,此类物业套型建筑面积在107.1平方米之内即符合小户型要求。“以气候情况确定套型建筑面积标准,以前听说得不多。”一位香港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高层这样表示。
对于这一面积修正系数的初衷,意见稿称“为鼓励住宅建筑的节能节地设计”。上海信义房产法务总监解释,气候因素确实是影响建筑物占用空间的变量之一。比如寒冷地区的供热管道系统,墙体厚度等都会影响住宅公摊面积。同时,高层住宅也会因电梯等设备占用大量建筑空间。而套型建筑面积是由套内建筑面积加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组成,修正系数的高低必然向高层和寒冷地区倾斜,这是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意见稿还规定,“每套住宅套型阳台面积不应超过8平方米。”据开发商介绍,这一要求也是此前未见的新规。
围绕住房结构而进行的调控政策成为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之一,“70%的新建住宅面积须建设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说法一度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3-12,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关于“> 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驰号的签约作者“悦琳悦”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 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 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 住房面积到底怎么算?》内容很有帮助